不少鹤山街坊都有过这个困惑:
花了不少钱买回来的海鲜
一煮后,分量明显“缩水”
难道商家对海鲜“注水”?
近日,市民刘小姐还真遇到这种事!
购买的蛏子上锅后
竟炒出了半锅水......
刘小姐爆料▼▼
海鲜狂吸水后,可变“虚胖”
根据刘小姐在微博上晒出的图片
放置在只有标准盐度一半的水里
2064克蛏子就增重到2854克!
通过人为降低盐度,
可让海鲜大量吸水?
听说过注水牛肉、羊肉,
为什么本就生活在水里的海鲜
也能“注水”?
海鲜注水后,
又会发生什么变化?
挑选海鲜时,
如何鉴别这些“虚胖分子”?
接下来,请随记者实地采访鉴定
找出真相
没有wifi看不了视频?
布丁君已经准备好了文字版
↓↓
鉴定实录
这次参与鉴定的徐显风是资深的水产师傅,熟悉海鲜的习性,对海鲜的挑选也较有经验。
首先,他准备好了两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箱,每个箱子注入同样多的清水。其中一个箱子贴上“正常海水”的标签,另一个贴上“非正常海水”标签。随后,他拿出几包食盐配置溶液。
“正常海水”箱子盐度计显示16‰-18‰的盐度,溶液配置完成。徐显风说,这是适于鲍鱼和象拔蚌生存的盐度范围。
“非正常海水”箱子倒入的食盐量,则明显少于“正常海水”箱子,盐度计测算为8‰-10‰。
同时,他还要测算两份溶液的温度,确保它们在鲍鱼和象拔蚌的生存适温16℃左右。
溶液准备完成,徐显风到海产区,称取两份同样重量的鲍鱼、两份重量相当的象拔蚌,命名为1-4号。其中1、2号鲍鱼重502克,3号象拔蚌重742克,4号象拔蚌重732克。
1、2号鲍鱼重502克↓↓
3号象拔蚌重742克
4号象拔蚌重732克
重量相当↓↓
徐显风把1号鲍鱼和3号象拔蚌放进“非正常海水”箱子,作为实验组;把2号鲍鱼和4号象拔蚌放进“正常海水”箱子,作为对照组。两组海鲜静置在同样的环境中。
“海鲜吸水重量产生明显变化,一般都要经过8小时左右。”徐显风告诉记者。将海鲜放入溶液的时间是5月11日晚上8时30分,因此我们约定第二天早上再来看实验结果。
5月12日早上9:30,在两个箱子前,“非正常海水”箱子里的鲍鱼和象拔蚌显得更加“光滑饱满”,体积看起来也确实比“正常海水”里的要更大些,但并不明显。
徐显风捞起海鲜,再分别放回原来已标注好1-4号的塑料袋里,开始称重。结果显示,1号和3号海鲜置于“非正常海水”中,重量明显增加。
如1号鲍鱼实验前为502克,实验后重量为530克;3号象拔蚌实验前742克,实验后达到860克。
而放置于“正常海水”中的2号与4号,重量只是轻微变化,其中2号鲍鱼重量还比实验前有所下降,从502克变为478克;4号象拔蚌则比实验前稍微上升,从732克变为734克。
1、非正常盐度下的海产品,为啥会吸水增重?
徐显风介绍,这一现象背后是渗透原理:海水中的鱼类等生物,生活在比较高浓度的海水中,细胞液浓度也会较高。降低盐度或换成淡水时,由于外界盐度低于它们细胞液浓度,就会导致细胞吸水,重量因而增加。
徐显风解释说,海鲜的细胞液浓度普遍较高,而且每一种海鲜都有自己的“盐度ID”,即适宜生存的盐度。“比如活蛏子,花蛤养殖标准盐度是18‰,波士顿龙虾、帝王蟹等盐度是22‰。”而通过调低养殖水的盐度,鱼贝类最夸张的可以得到50%的增重。“多宝鱼批发一斤30多元,如果增重了50%就是多15元。每次成交100斤,就可以有(多)1500元的纯利。”徐显风举例。进入海鲜销售旺季,也会出现一些水产销售商通过这种模糊手段“骗秤”的情况。
2、“虚胖”海鲜的品质会受影响吗?
而消费者购买了“虚胖”海鲜,不仅多花了钱,海鲜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。“海鲜养殖在低盐度水中的时间越长,除了重量逐渐增加外,口感也会变得干柴、无味,而且比正常海鲜更容易死亡。”
那么作为消费者,
挑选时应如何避开“虚胖”海鲜呢?
消费提醒
只有少数海鲜吸水后,会产生明显的外观特征变化。“波士顿龙虾是变化比较明显的一种海鲜,‘虚胖’龙虾肚子会很胀,背后的肉会露出来,龙虾脚也会像起水泡一样突出。”
一位从事海产销售行业多年的人士表示,不同于“注水肉”等现象,海鲜需长时间运输,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低盐养殖的情况,因此难以做到全程监控。而且,没有仪器、机构、专业人士的协助,消费者比较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海鲜时,尽可能选择大型专业的水产市场或商超,同时注意商超内各种海鲜是否有明示养殖的盐度、温度等标准。
海鲜是很多江门街坊的“心头好”
收藏:超实用的海鲜挑选技巧
↓↓↓
来源:南方都市报、@人民日报等
编辑:何筠
监制:吕悦怡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疏漏,请及时联系并处理
鹤山市委市政府官方微门户
权威信息发布统一出口
鹤山广播电视台 运营
长按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